《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担保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而取得的新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如何获得清偿,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代位权行使不仅是保全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债权,也是保全全体债权人的债权利益。因此,因代位权行使而取得的新的责任财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全体债权人的监管之下,对全体债权人负责。债务人除非能清偿全部到期债权,否则,不得用该财产向部分债权人履行。若要以此财产清偿债务,则应按比例清偿。
其次,债权人对代位权行使而取得的财产监管毕竟不同于破产财产的监管,债务人对该财产有相对的自主权,而且,该财产的取得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结果,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对自身债权的保护又更为迫切与必要,其行使的条件又相当严格。因此,在债务人同意的情况下,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可以从债务人的债务人处直接获得清偿,或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若有若干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则按比例清偿。
另外,如果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与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债权属同种类,则可以主张适用抵销。若不足以抵销若干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债务,则按比例清偿。不仅便利了诉讼,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总之,对以新的责任财产清偿债务的程序安排,既要尊重债务人财产处分的自主权,又要对其加以一定的限制;既要体现债权人平等原则,又要充分考虑对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以鼓励,避免出现怠于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坐享其成”的现象。从而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注意事项。债权人需拥有对债务人的合法债权,债务人需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且债权不属于债务人自身专属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客体范围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
合同上的代位权及其构成要件。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并给债权人带来损害时,债权人可代替债务人行使其债权。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是存在两个合法的债权,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并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且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代位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当债务人未积极行使债权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具有衍生性、保护性、法律约束性和直接归还性等特点,并非请求权范畴。在行使过程中需遵守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包括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务必须合法且确定,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已到期,且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自身。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到期债权为限。选择律师咨询时,考虑当地律师经济便捷,熟悉当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