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书的内容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夫妻约定财产制】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首先,婚内财产协议一经签订,对夫妻双方均有法律效力,除非能证明一方存在存在欺诈或胁迫等情况签订协议,否则任何一方都不得反悔。
并且,双方符合约定情况的,即可以按照该协议约定的内容履行。
其次,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要按约定履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判断婚内财产协议是否有效:
1、婚内财产协议形式上必须是书面
将财产约定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既可以是夫妻双方自行达成,也可以是在公证部门的参与下达成。
不过,公证不是法定必需的程序,只要是夫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即可。
2、财产协议内容上必须合法
双方做财产协议约定时,必须是属于两个人的财产,如果不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财产,比如是一方父母的财产,那么都不能订立财产协议。
3、双方意思表述要明确
跟一般合同订立一致,双方必须有明确的意思,并且履行协议后,双方不得因协议的理解发生争执等。
法院如何处理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以及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法院在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时,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注意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容、关注继承权约定和避免逃避债务等法律风险。
签订财产协议、赠与协议的相关要点和法律规定。财产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只要双方签字即具法律效力;履行协议时,应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并约定违约金。赠与合同公证后不可撤销,但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可撤销赠与,建议约定违约金。未还清房贷的房屋不可加名,加名产权比例
协议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所需满足的条件。首先,夫妻需签订并确认离婚协议书,经过婚姻登记机构确认后具备法律效力。其次,申请离婚登记时,需亲自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并接受审查和调解。最后,协议离婚需满足当事人是合法夫妻、自愿离婚、
男女双方因感情破裂决定离婚的事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个人信息、婚姻背景、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财产处理及债权债务等。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协议生效并具备法律效力。今后在履行协议时如有争议,将通过协商或签订补充协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