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效力待定合同 >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构成无效后如何处理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构成无效后如何处理

时间:2021-10-20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6515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要经相对人追认后,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相对人不追认,合同无效,那么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构成无效后怎样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构成无效后如何处理

相对人不追认效力待定合同的,合同无效,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要返来,如果一方过错造成合同无效的,过错方要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其他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

2、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某些与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民事活动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实施。在民法通则中,这类主体所为行为被列为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对此作了补正,将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合同确定为效力待定合同。

3、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

无权代理指欠缺代理权的代理,主要有四种情况:

(1)根本无代理权;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

(4)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

4、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

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依新合同法的规定,无权处分行为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是否取得处分权。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问题,介绍了相关法律规定及其背后的原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文章详细阐述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以及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等三种效力待定合同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效力待定合同在善意取得情况下能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效力。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享有撤销权。同时,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主观上

  •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包括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以及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对于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通常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事先允许或事后承认才能生效。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

  •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这类合同成立后存在瑕疵,导致效力暂时无法确定,可经追认或撤销。合同法规定了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制度,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等。其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通过追认制度加速财产流转,平衡相对人利益,降低无效合

  •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构成无效后如何处理
  • 债权转让合同是否成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