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就终止,所以解除劳动合同生效当天,劳动者不需要上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首先,员工在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将存在以下的损失:
1、失去申请重新鉴定伤残等级的权利
在工伤治疗期间,其实很难确定伤势的恢复情况,而且有些人在恢复之后还可能会复发,届时就不得不要重新做伤残鉴定。
但是,申请重新做伤残鉴定,按规定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有变化的,即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而解除劳动合同后不再享受这种待遇。
2、失去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权利
按规定,受有工伤的员工旧伤复发后,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依法享受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的报销以及停工留薪期待遇等。
而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员工即不再享受这些医疗待遇。
其次,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存在以下的损失:
1、享受解除或中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权利;
2、享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权利。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同时,劳动者违约离职需承担的责任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也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包括被告人是否可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反诉,以及反诉和诉的合并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无需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另外,也介绍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
劳动者在13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是否可要求补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补偿,包括获得11个月的双倍工资。如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应尽快提出劳动仲裁。为证明劳动关系,劳动者可收集相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雇主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进行赔偿,当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严重违反雇主的规章制度;(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雇主造成重大损害;(四)同时与其他雇主建立劳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