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与公司劳动合同期满后,主要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1、由双方续签劳动合同。
2、如单位不愿1653意与单位续签劳动合同的,原劳动合同终止,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3、职工自己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的,原原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需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司因拆迁停产停业员工离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需要根据情况判定:
1、如果公司因为拆迁停产停业要求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公司拆迁导致停产停业员工自己提出离职的,公司可以不用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歇业,企业未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停工、停产、歇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该工资支付周期的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国劳动合同到期后裁员的经济补偿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在合同到期后获得经济补偿。裁员程序包括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员方案等。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在裁员时需支付经济补偿。
徐先生与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徐先生完成了德国一年的专业培训后,不愿再与企业续约,而企业则认为根据培训协议,徐先生应履行为期十年的服务期。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期限是三年还是十年。根据《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劳动合同期满即行终止
确定事实劳动关系后能否缴纳社保的问题。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购买社保,包括应签而未签劳动合同、口头协议、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终止或续签等情形。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也可参加社保。全国统一的个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数额支付,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明确月工资的定义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