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都有责任的,交强险依据当事人承担的责任比例在限额内进行赔偿。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第二十八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保险金。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1日内,书面告知被保险人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的与赔偿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首先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并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
所以,现在只有保险人的代理人签字确认的,那么投保人和保险人的保险合同并未生效,此时出险的,保险人自然可以拒绝理赔。
不过,这里你需要注意一个例外,那就是投保人后又实际交纳了保险费的,那么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此时保险公司需要按照保险合同进行理赔。
其实在实际中,有一些违法的保险公司,明知有代签的禁止性规定,但是为争取保险业务,在代签的时候不告知其中的厉害关系,或者有些是自己代投保人签名。一旦保险公司有不良的目的,那么将直接损害投保人的利益。
如果投保人发现有这类保险公司的,那么可以先积极收集整理相关的证据,接着试试采取以下的措施解决:
1、可以选择直接找保险公司协商解决。一般在可能是误会的情况下,或者对保险公司的目的不明确的,那么最好先试试找对方谈谈。
2、可以选择去当地的保险协会、工商部门投诉。如果保险公司有欺诈投保人的行为的,那么属于违反行业规定甚至是违反法律规定,那么投保人可以积极向有关部门、组织投诉解决。
3、可以选择直接去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因为代签涉及保险合同效力的问题,由此引起纠纠纷并给你带来损失的,那么最好是积极去法院起诉请求赔偿。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时的赔偿责任。具体包括违法拘留、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暴力行为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违法使用武器、其他伤害行为、违法行政处罚、违法行政强制措施、违反征收财物和摊派费用等行为导致的赔偿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
车祸后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哪些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包括行人、乘车人以及车辆驾驶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