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被判处拘役的,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会开除其公职,开除公职后,不会再发放工资。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1、身份处分
指公务员不能胜任所担任的公务或拒不接受工作安排时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即公务员身份的丧失。例如公务员在试用期满,因不合格被取消录用资格;因工作不称职、不胜任或旷工、逾期不归等原因予以辞退;因不履行公务,不遵守纪律,屡教不改予以开除公职等。
2、行政处分
是指公务员因违反其法定义务的约束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承担行政责任。如公务员有法定的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如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免于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6种。
3、行政赔偿责任
是指公务员因故意或重大过错、违法或不当的执行职务行为给行政相对方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在一般情况下,行政赔偿责任往往由行政机关直接承担,然后再由行政机关依照公务员是否存在故意及过错的程度行使求偿权。
4、刑事责任
即指公务员对其职务犯罪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公务员刑事责任的追究,适用于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后,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刑罚执行和处理方式。包括公职开除、公务员和党籍开除、事业单位处理方式、企业人员处理方式,以及缓刑的执行方式。对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人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此外,还涉及了对缓刑犯的考察和监督、缓刑考验期的行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100元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会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情节严重,处罚时间更长、罚款金额更高。此外,根据司法解释,不同金额的盗窃行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和维护
刑事处罚的定义、种类以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禁止从事的工作。刑事处罚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法律禁止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担任法官、人民陪审员、检察官、公务员、律师、辩护人、司法鉴定人、公证员和警察等职业。
舅舅坐过牢对外甥女考公务员的影响。根据现行法律和公务员考试录取标准,舅舅的非直系亲属关系人员的犯罪经历并不会对外甥女的公职考试造成妨碍。国考政审重点考察考生个人的思想品德与日常行为特质,因此舅舅坐过牢并不会对参与国考的政审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