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 > 刑事案件证据是否要保密

刑事案件证据是否要保密

时间:2021-10-2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9785
刑事诉讼是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一种诉讼活动,而刑事诉讼其实打的是证据,只要证据充分、犯罪事实清楚的,就会判处被告人有罪,所以证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刑事案件证据要不要保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刑事案件证据是否要保密

进行刑事诉讼时,如果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二、刑事诉讼证据包括哪些形式

1、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

3、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4、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内容主要包括承认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说明自已无罪、罪轻的辩解。

6、鉴定意见,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据不足时的取保候审解除及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中证据不足时取保候审的解除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当证据不足以支持对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追究时,法院可解除取保候审措施。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遵守多项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面临没收保证金、限制活动等措施。

  • 刑事案发后和嫌疑人录音的法律地位

    刑事案发后与嫌疑人的录音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能否作为证据需考虑其与案件的关联性、取证的合法性等因素。若录音合法、关联性强且真实充分,可作为证据;若存在非法手段或关联不强,则可能被排除。

  • 刑事案件上二审的流程

    刑事案件二审的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判决和宣判等环节。开庭时,审判长会宣布案由、组成人员名单等,并告知当事人权利。法庭调查是二审的核心,会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最后,合议

  • 心脏病证据不足法院判决方式

    刑事案件中心脏病证据不足时法院的判决方式。在无法确凿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法院会依据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据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其诉讼请求,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
  •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 高空抛物未造成损失警察怎样处理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