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办案以书面审查为主,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在疫情防控期间应以案卷书面审查为主要方式,尽量不采取当面方式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以及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等,可以采取电话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以减少人员流动、聚集、见面交谈。
各地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尽快建立防疫期间的办案工作机制,对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不予讯问的,可以通过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或看守所向犯罪嫌疑人送达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书面听取意见,由犯罪嫌疑人填写并签字后及时收回审查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计算的规定,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对于非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期限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对于已经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拘留期限届满未能作出逮捕决定的,应当变更或解除强制措施。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办案期限以二次退回补充侦查、三次延长审查期限为限,退查和延长应当以符合法律规定且客观必要为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审理期限不包括鉴定、补充侦查等期间。目的是确保公正、高效处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申请检察院启动刑事抗诉程序。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检察院在收到请求后五日内应作出决定并答复。同时,上诉和抗诉的期限分别为十日和五日,从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算起。
刑事案件二审的审理期限及相关规定。法院应在两个月内审结上诉、抗诉案件,但特定情况可延长。地方各级检察院只有在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时才可抗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被告上诉的案件时不得加重刑罚,但检察院抗诉或自诉人上诉的案件不受此限。同时,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二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辩护人是专门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其职责范围明确,只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非全部权益。辩护人与公诉人、审判人员的职能不同,其诉讼地位平等,都是依法履行职责。同时,辩护人与审判人员之间存在协助与配合关系。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