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行政诉讼的,由基本人民法院负责一审行政案件,并且行政案件由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四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八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一)只能是诉讼当事人,一般为被告,第三人也有权提出。其他诉讼主体或诉讼外主体即使有不同意见,仍不构成法律上的管辖权异议主体
(二)管辖权异议只能对第一审法院提出,对第二审法院不得提出
(三)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以法定方式提出。即在人民法院受理相应案件之后,管辖权异议主体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逾期不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和接受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以书面方式以外如口头方式提出无效。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地域管辖情况。包括经过复议的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不动产涉及到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各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和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在多个法院有管辖权时,原告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大多数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专业技术性强和影响大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则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原则和级别管辖以及地域管辖。基本原则包括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有利于法院审理和判决等。级别管辖是按照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不同层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地域管辖是同级法院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
近日在分组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时,一些常委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管辖规定。 草案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因此,建议继续适用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