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的。承包合同到期意味着合同终止,而不是解除合同。所以果树承包合同到期不需要解除,因为合同已经终止。
合同终止,意味着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消灭;合同解除,是指因为某些约定或法定的原因,当事人解除了合同,此时合同的权利义务也会随即终止。但二者并不等同,不可混淆。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承包合同并不是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解除应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出现法定解除情况。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中国土地承包合同中除斥期间的相关规定。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但规定了承包期限。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需经特别批准方可延长。
单方变更和解除合同存在的问题,涉及发包方和承包方两个方面。承包方可能出现合同主体变更、改变土地使用用途、改变承包性质或建房、承包改租赁及未交纳承包费等问题。发包方则可能受某些因素影响单方干涉承包方经营自主权,或在市场行情变化时单方收回土地或以高额承包
村委会未经村民同意承包矿产资源的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取得必须依法申请并获得批准。未经村民同意,村委会的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若合同被确认无效,应返还财产或进行补偿,过错方需承担赔偿责任。
林地承包合同的范本,包括甲乙双方的基本信息、承包林地的内容、面积和地点、承包期限等。合同中还详细说明了林木收益分配方式、种植密度、采伐与纳税的规定以及双方义务等内容。旨在促进林业生产,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