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 > 民法典调整的是民事关系吗

民法典调整的是民事关系吗

时间:2021-12-29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1227
民法典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一部民事百科全书,对民事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规定,民法典调整的民事行为包括合同、继承、婚姻、侵权行为等,那么民法典调整的范围是不是民事关系?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调整的是民事关系吗

民法典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而制定的。调整的是民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二、民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因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也就发生变化。

1、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为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人。凡法律规定可成为民事主体的,不论其为自然人还是组织,都属于民法上的“人”。因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为民事主体。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例如,国家是国家财产的所有人,是国债的债务人。

2、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亦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权利和义务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权利的内容是通过相应的义务来表现的,义务的内容是由相应的权利来限定的。

3、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区别。它们在主体范围、主体地位、特征、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及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隶属关系,主要适用于劳动法律法规;而雇佣关系则涉及公民之间或公民与法人之间,主体地位平等,主要适用于民事法律法规

  •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契约关系既有人的意志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属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赖于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表示,而非仅依赖于国家意志。法律适用的目标和步骤包括查明案件事实、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推导出合理的法律决定。案例分析展示了法律适用的实践

  • 涉外继承的概述

    涉外继承的法律制度,包括涉外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继承中,法律适用原则采取分割制,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在涉外遗嘱继承方面,我国尚未有明确规定,需分别分析适用各自的冲突规则,并借鉴各国立法实践。文章涉及立遗嘱人能力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问

  •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有关制度有哪些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相关制度和原则。包括反致制度、法律规避和公共秩序保留等方面的规定。我国不承认反致或转致,涉外合同争议直接适用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当事人规避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时,合同争议应适用该强制性规定。适用外国法律不得违背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强制

  • 承诺书的合同性质及法律效力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举证要求
  •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