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加工贸易制成品的原料属于保税如何处理

加工贸易制成品的原料属于保税如何处理

时间:2021-12-29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1251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产品时,有很我原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生产完成后,再出口到国外。这种生产制造方式一般是属于加工贸易,那么加工贸易制成品的原料属于保税怎样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加工贸易制成品的原料属于保税如何处理

进行加工贸易时,如果制成口的进口原料件属于按国家规定保税的产品,应当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第三十三条 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应当按照海关总署的规定向海关备案。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由海关按照有关规定核定。

加工贸易制成品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复出口。其中使用的进口料件,属于国家规定准予保税的,应当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属于先征收税款的,依法向海关办理退税手续。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制成品内销的,海关对保税的进口料件依法征税;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二、哪些情形下可以向海关申请退税

海关征收关税、滞纳金等,除海关总署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按人民币计征。

海关征收关税、滞纳金等,应当制发收据。收据格式由海关总署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可以自缴纳税款之日起一年内,书面声明理由,连同原纳税收据向海关申请退税,逾期不予受理:

1、因海关误征,多纳税款的;

2、海关核准免验进口的货物,在完税后,发现有短卸情事,经海关审查认可的;

3、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装运出口,申报退关,海关查验属实的。海关应当自受理退税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并通知退税申请人。

进出口货物完税后,如发现少征或者漏征税款,海关应当自缴纳税款或者货物放行之日起一年内,向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补征。因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违反规定而造成少征或者漏征的,海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实现。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企业需加强国际采购的风险控制。风险价值分析能降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采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采购计划风险、存量风险和价格风险

  • 汇票的法律关系及其分类

    汇票的法律关系和分类,以及汇票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汇票涉及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三个主要角色。汇票作为支付工具在国际商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结算工具之一。出口商开出汇票要求进口商或其代理支付特定金额,以完成交易结算。

  •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现状与问题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最惠国待遇是将一方给予的优惠不低于第三方所获得的待遇,这是一种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承诺给予的条约规定。最惠国待遇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无条件与有条件、无限制与有限制、互惠与非互惠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最惠国待遇在适用范围和条件上有所区别。

  • 第一次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
  •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定义
  •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