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某保险公司诉李某撤销权一案为前提,结合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及不可抗辩条款相关理论,阐述了投保人严重欺诈情形下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并从不可抗辩条款适用范围、规范目的、积极作用及撤销权制度的特征分析得出,在适用不可抗辩条款后,保险公司不得再以投保人故意欺诈为由行使撤销权。
投保人李某于2002年6月15日为其母亲张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康宁终身保险,死亡保险金30万元。被保险人张某于2005年8月18日因疾病死亡,李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30万元。保险公司在调查后给付了赔偿金。然而,后来保险公司接到多位群众的举报信称被保险人年龄有假,是保险诈骗。经调查发现,李某故意隐瞒了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并篡改了相关档案材料。保险公司于2006年2月19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保险合同,并要求返还已赔付的保险金及承担诉讼费用。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个:1、在投保人严重欺诈的前提下,能否适用不可抗辩条款;2、保险人能否以投保人故意欺诈为由主张撤销合同,请求投保人返还保险金。
根据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然而,该条款规定了解除权的限制条件,即保险人自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解除权则消灭。同时,超过合同成立之日起两年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不可抗辩条款是对保险人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时享有的撤销权或解除权的限制。它的目的是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合理期待或信赖利益,具有很强的伦理价值。在投保人故意不告知(严重欺诈)情况下,是否适用不可抗辩条款存在不同观点。不过,根据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规定,无论是故意欺诈还是重大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因此,根据不可抗辩条款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规定,即使本案投保人李某存在篡改被保险人真实年龄、让他人代替被保险人体检的欺诈行为,仍需适用不可抗辩条款。保险公司自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丧失解除权。
关于共同海损的特殊牺牲和特殊费用事故的法律解释。在分摊共同海损前,需先确定承运人是否存在免责过失。承运人有权对分摊方提出的赔偿请求进行抗辩,但分摊方在未完成分摊前不得抗辩。共同海损章节并不涉及过失问题,相关索赔或抗辩应基于运输合同责任条款提出。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章特别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协议,以及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要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提供保障,并在事故发生时支付保
网签合同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网签在一定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想确保合同有效性,建议网签后仍需签订纸质合同。特殊情况下,网签可被认定为具有终极效力,前提为双方都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需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