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方必须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只有在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后,预售方所建的房屋才能进入流通领域。
预售方必须持有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房地产开发商只有在其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取得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才能开工建设。否则,该房屋将被视为违章建筑,可能被政府强制拆除。
预售方必须投入开发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确定了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这一规定对打击房地产投机和欺诈等不法行为具有明显效果。
预售方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并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以上条件,预售方必须同时具备。
合同应明确卖方是否已合法取得房屋所占土地的使用权。如果卖方未合法取得该土地的使用权,应要求卖方首先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金。
合同应明确房屋的具体位置、结构类型、朝向、建筑面积和居住面积,并对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规定。
合同中应明确每平方米价格、总价以及其他费用(如水暖、煤气的初装费等)。合同还应规定付款方式,包括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以及支付方式(现金或票据支付)。对于购买期房的消费者,最好争取分期付款方式,并在合同签订时规定付款阶段,如先付总价款的百分之四十,工程完工过半时再付百分之三十,工程竣工交付时付清最后的百分之三十。这样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购房风险。
合同应明确一方违约时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办法。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在合同中规定不合理的违约金条款,消费者应坚决抵制。如果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条款,根据法律规定,违约方应支付对方合同总价的1%至5%作为违约金。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延期交房免责事由的法律解释。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对房屋交付的影响,并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这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时交房时,开发商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出卖人仍需在合理期限内履行通知义务,否则将构成
新房交房顶层漏水问题的处理方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维修并验收合格后再收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预售的相关法律和注意事项,包括竣工交付日期的规定、预售许可证的问题等,购房者在购买预售房屋时需谨慎核查相关证件。
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注意事项,包括填写《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表》、制定《商品房预售方案》及《商品房房价表》、提供《工程进度证明书》及照片、签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等步骤的细节要求,以及办理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文章强调了资料整理的重要性,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