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条“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房屋中介活动应受该法律的约束,无论是谁的原因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签订,也就是居间任务没有完成,居间人即中介都无权收取佣金,最多只能收取必要的费用(交通费、通讯费等)。
中介作为协助开发商卖房的机构,事先开发商肯定会在他们手里放一定的优惠额度。
同时中介更喜欢采取团购的方式扩大优惠力度,吸引客户数量,再加上中介公司有时候自己也会让一部分利润,整体算下来,善于谈判的购房者通过中介买房要省下大大的一笔银子。
中介公司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在盈利的基础上更要保障自身的牌子和利益。一般而言,中介公司决定进入一个项目做代理,一定会考虑到风险和收益的比例。
另外,从多项调查研究也发现,有中介代理的房源一般是属于证件齐全的房子,可以正规的在市面上进行出售和预售,缩小了五证不全的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
很多人觉得买房还是直接找开发商比较靠谱,中介都是骗人的,这个说法对中介来说实在太冤枉。
首先开发商找的置业顾问也并非全是开发商本人,有很多也是代理公司的人。
其次,中介是提供社会服务的,大的中介公司也是依靠口碑积累成就自己的。
较后,通过中介租房会有中介费,买新房,一手房是没有中介费的,这部分费用由开发商支付,称之为佣金。所以购房者不用担心这个因素。
有些人还是对中介抱有非常不友好的态度,选择通过开发商购买,并表示希望开发商能把支付给中介的佣金当做自己购房的优惠资金,其实这种想法存在一定的误区。
在售楼部卖房的置业顾问代表着开发商,可他们并不是开发商,通常属于开发商聘请的代理公司,这笔佣金他们无权处理。
而通过中介购买,如果是熟人中介可能把这笔佣金给你算成优惠,他们只赚取提成。
(1)看两证,细辩真与假
所谓两证,即房产中介既要有市国土房管局审发的资格证书,又要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发的经营许可证。只有经营许可证,没有资格证书的,一般是咨询机构,可以做房屋政策、信息等咨询,不可做房屋的租赁、买卖等中介;只有资格证书,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属非法经营。
(2)签合同,要细不要粗
目前与中介公司有关的房屋投诉案件有增无减,分析起来可以归纳为“两多”,一是被投诉的多为两证不齐的中介公司;二是产生纠纷的原因多为合同条文界定不清。所以签订购房租房合同时,消费者一定要把协议内容搞清搞细。比如在合同中明确,一旦发现一方违约,或有欺骗行为,应负什么责任等等。这样的合同对双方更有约束力,一旦发生纠纷,处理起来也更有依据。
(3)选中介,宜大不宜小
这里的大与小,指的是中介公司的规模。一般说来,规模大的中介机构,其专业人员数量多,水平高,信息资源丰富,中介行为也比较规范。
规模小往往造成实力弱,信息量及信息流通范围都受到局限,一些中介为了招揽客户,只好口开河,坑蒙拐骗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选择中介公司时,选择规模大些的相对更为可靠。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延期交房免责事由的法律解释。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对房屋交付的影响,并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这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时交房时,开发商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出卖人仍需在合理期限内履行通知义务,否则将构成
新房交房顶层漏水问题的处理方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维修并验收合格后再收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预售的相关法律和注意事项,包括竣工交付日期的规定、预售许可证的问题等,购房者在购买预售房屋时需谨慎核查相关证件。
私人租房中介是否违法的问题。个人租房中介在正常商业运营中是合法的,但若有违规行为如未办理营业执照及备案手续、隐瞒房屋信息、收取不合理中介费等则构成违法行为。此外,与租客交流时需明确基础信息、权责关系、房屋保修、合同违约等问题。最后,退房退钱取决于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