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上诉的,可以委托其他律师作为辩护人。
2、委托其他律师的,应当向被委托的律师出具委托书,载明委托期限、委托期限等内容。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
(一)当事人
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处理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具体包括:
(1)被害人。是特指在公诉案件中,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称之为自诉人。
(2)自诉人。是指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而被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
(4)被告人。是指被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包括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自被提起公诉之日起称为被告人。
(5)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做出物质赔偿的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指对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物质赔偿责任的人。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以及诉讼代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管辖地,以及针对犯罪地的定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审判人员的回避制度、被告人的辩护与代理资格,以及审判人员和法院工作人员的亲属在担任辩护方面所受到的限制。
行贿罪的法律定义及其认定标准。行贿罪是行为犯,只要达到立案标准无论结果如何都构成犯罪。其适用条件包括行贿数额、情形等。认定行贿罪需注意与馈赠礼物、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的界限。只有正确区分这些问题,才能准确认定行贿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范围、时间限制及刑事案件的律师收费标准。犯罪嫌疑人可委托一至两名律师担任辩护人,且需及时通知办案司法机关。不得担任辩护人的人员包括被宣告缓刑和刑罚未执行完毕者、现职人员等。律师费用需与律师
刑事辩护的概念及策略。刑事辩护是通过法律手段为被告提供有利证据与理由,对控告进行反驳与辩解,旨在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当事人都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辩护是司法体制的关键环节,植根于尊重人类尊严的理念,明确在依法判定有罪前,被告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