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符合条件的组织可以被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权限内,可以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但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书应明确载明委托的具体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内容,并应向社会公布。
委托行政机关应对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可以成为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有:
1. 行政机关: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2.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行使行政处罚权。
3. 受委托的组织:符合以下条件的组织可以被委托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不服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责令其恢复审理。行政复议被驳回相当于复议机关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