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规定,当共同债权的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影响债权人实现债权时,共同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权。代位权的行使范围限于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相对人有权对债务人提出抗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六条规定,债权人在债权到期前,若债务人的债权或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存在诉讼时效即将届满或未及时申报破产债权等情形,影响债权人实现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代位向债务人的相对人请求其履行债务、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或采取其他必要行为。
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作为原告必须承担举证责任。首先,债权人需要证明代位权诉讼中存在的两个合法债权关系。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将重点审查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是否合法。如果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债权人将无法行使代位权。因此,审查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关系合法性是行使代位权诉讼的首要条件。
其次,债权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在审查证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合同保全的法律规定及其定义。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含义、条件和行使方式。代位权是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撤销权则是当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申请撤销其行为的权利。合同保全旨在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而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基本条件。首先,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其次,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造成债权人损害;第三,债权已到期;最后,债务人的债权不属于自身权利。只有当满足这些条件时,债权人才能行使代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