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清算时,公司工会就要撤销,而工会的经费和财产,一般由上一级工会进行处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工会组织。基层工会所在的企业终止或者所在的事业单位、机关被撤销,该工会组织相应撤销,并报告上一级工会。依前款规定被撤销的工会,其会员的会籍可以继续保留,具体管理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工会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主要有:
(1)工会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行为有权进行调查,并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
(3)监督企业不断改善生产劳动条件,参加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4)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5)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6)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
公司注销后的注册限制问题,包括哪些情况会被限制注册以及公司注销的具体程序。根据规定,企业名称与被撤销、营业执照被吊销或注销未满一定时间等情况的公司无法再次注册。公司注销需经过清算组备案、申请注销登记等程序,提交相关文件,包括清算报告、营业执照等。国有
公司注销流程中涉及到的国税、地税、银行以及工商局的步骤及相关法律规定。清算结束后需制作清算报告并提交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在清算期间,清算组行使清理财产、通知债权人等职权。摘要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以指导企业如何正确完成注销程序。
财产分割后原合伙合同是否解除的问题。依据合伙企业法和合同法的规定,财产分割只能在合伙企业注销前进行,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合同解除。合伙企业解散程序包括解散事由、清算人的确定、清算事务、合伙企业财产清偿顺序、解散后原合伙人的责任及清算报告。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进行清算的法律后果。公司需按法定程序清算以保障债权人利益,否则股东将承担法律责任。未及时清算可能导致公司财产损失、无法进行清算、虚假清算报告等,股东需承担赔偿责任和连带清偿责任。因此,公司应依法及时组织清算,避免法律风险和经济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