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票据被诈骗适用侵权责任法吗

票据被诈骗适用侵权责任法吗

时间:2022-01-04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4547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生效后,侵权责任法就废止。而我国民法典已经生效,所以票据诈骗后,受害人主张赔偿的,不适用侵权责任法,而是适用民法典。关于票据被诈骗适不适用侵权责任法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票据被诈骗适用侵权责任法吗

1、目前我国民法典已经生效,民法典生效后,侵权责任法就废止。

2、所以票据诈骗后,受害人主张赔偿的,不适用侵权责任法,而是适用民法典。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财产损失计算方式】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施行日期及旧法废止】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二、票据诈骗行为有哪些

(1)伪造、变造票据凭证。伪造票据凭证,是指通过仿造汇票、本票、支票的图案、颜色、格式,非法印刷、复印、绘制,制作假的票据的行为。变造票据凭证,是指对真实的票据采取挖补。覆盖、涂改等方法,非法加以更改的行为。

(2)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明知是伪造、变造的票据,为了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而使用。

(3)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他人财物。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中,出票人以骗取财物为目的,签发超过其在付款人处实有存款金额的支票的,即构成票据诈骗行为,出票人以骗取财物为目的,故意签发与其在付款人处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使持票人得不到付款的,也构成票据诈骗行为。

(4)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即汇票、本票的出票人不具备按票据金额支付的实际能力,而是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签发没有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通过贴现骗取银行资金,或者使持票人在汇票、本票到期日得不到兑付。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指汇票、本票的出票人以骗取财物为目的,在出票时对汇票、本票的应记载事项作虚假记载,如记载虚假的汇票付款人、付款地及本票的付款地等,使持票人在汇票、本票到期日找不到付款人、付款地,从而使票据得不到兑付。

(6)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即以骗取财物为目的,假冒他人身份,擅自以合法持票人的名义支配、使用、转让自己并不具备所有权、支配权的票据的行为;以及明知是已经过期作废的票据而进行使用,例如提示取现、充作抵押或者进行其他交易担保等行为。

(7)票据的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上述行为。即票据的付款人明知出票人、持票人实施了上述诈骗行为,而仍然与他们配合,实施付款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网友咨询:意外事故责任问题

    网友关于意外事故责任问题的咨询。一个人的父亲被摩托车撞倒受伤,而摔倒者患有心脏病且未听从医生建议骑车外出导致失去意识。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的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如果存在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摔

  • 产品侵权中的损害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产品侵权损害的规定。生产者及销售者需为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主要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生产者或销售者是否有过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销售者如无法指明缺陷产品的责任方,

  • 诈骗未达到立案标准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诈骗未达到立案标准是否构成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时,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
  • 租车发生事故,租赁公司是否负责赔偿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