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旷工自动离职不影响其要求工资报酬。在办理离职手续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结清离职时的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但可以扣除旷工天数。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减员工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当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不同情况,病假期间工资的确定原则如下: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关于病假工资的约定,那么病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如果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中对病假工资有约定,并且该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那么病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中的标准确定。
如果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病假工资的标准,那么可以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当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任何约定,病假期间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照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病假期间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当员工请病假期间,工资的支付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首先,根据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支付工资,支付标准不得低于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资支付。其次,如果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中没有约定,可以由员工和公司协商确定。最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任何约定,按照员工工资的70%进行支付。
员工自动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员工不辞而别后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工资支付仍需依法进行。用人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同时采取一定措施解除劳动关系并通知劳动者前来领取工资。若不存在支付障碍,应尽可能支付工资。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不辞而别造成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并要有损失证据。其次,单位应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避免风险。最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非法克扣或拖延支付需担责。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