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的规定是: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合同成立;
(2)如果当事人逾期还款的,需要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的利息;
(3)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没有利息。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第六百七十七条、第六百七十九条、第六百八十条
1、凭借条可以进行起诉,但如债务人对款项是否实际交付提出异议的,按现有司法实践,人民法院通常会要求出借人本人或有关经手人员到庭,陈述款项现金交付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用途等具体事实和经过,并接受对方当事人和法庭的询问。人民法院会根据现金交付金额的大小、出借人的支付能力、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借贷双方之间的关系等,综合判断借贷事实是否真实发生。律师建议对于数额较大的借款应以银行转账的方式交付给借款人。
2、借贷合同当事人既约定借款利息、又约定违约金的,如利息、违约金之和超过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超过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且在债务人未提出抗辩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亦会主动进行审查。
老赖在民商领域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老赖指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但拒不偿还的人。如果老赖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果、有能力还钱
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及其计算方法,包括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但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文章还介绍了其他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规定,如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
个人借款没有约定利息如何计算的问题。对于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进行计算。若合同中没有对支付利息做出规定或约定不明确,则视为无需支付任何利息。此外,文章还涉及银行超过一定年限不能起诉借款人的问题,以及不定期借款的诉讼时效。总之,遇
民间借贷担保期限的问题。担保期限没有法律限制,由保证人和债权人自行约定。如果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默认为主债务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同时,民间借贷纠纷中应注意签订书面合同、借贷利息的合法约定以及催款的诉讼时效。如遇到问题,可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