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法规 > 中国银保监会对于信访资料是否要立卷保存

中国银保监会对于信访资料是否要立卷保存

时间:2022-01-24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6595
信访人向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提出信访的,要提交申请书和其他的信访材料,信访的程序是从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收到完整材料时开始的,中国银保监会对于信访资料要不要立卷保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银保监会对于信访资料是否要立卷保存

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信访工作重要资料,按档案管理规定予以立卷保存。

《中国银保监会信访工作办法》

第十四条 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信访工作重要资料,按档案管理规定予以立卷保存。

第十六条 信访人对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依照本办法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信访事项。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应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联系方式,并提供有效的身份信息。信访人提出诉求的,还应当写明被反映单位名称或者人员姓名、诉求事项、主要事实及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信访人采用传真或书信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向被反映单位或人员所在地的本级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按照逐级走访的规定,到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上一级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设立或者指定的信访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信访人采用口头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信访工作人员应当引导其补充书面材料,或者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联系方式和诉求、事实及理由,信访人对记录的内容以签字、盖章等适当方式进行确认后提交,信访人拒绝确认的视同放弃信访。

信访人采用电话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信访工作人员应当引导其补充书面材料,或者告知信访工作部门通讯地址、信访接待场所。

二、信访举报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1、检举、控告人享有如下权利:对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法违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2、检举、控告人在行使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遵守党的纪律和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党章、制度、政策规定以外的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公司骗保怎么处理?

    保险公司是由当地保监会,协会监督的,如果对保险公司不满意的,可以投诉反应。可以选择打电话进行举报。保监会都是倾向于投保人。保监会投诉电话的开通,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投诉权利都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一)反映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违

  • 中国银保监会信访原则是什么

    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第三条 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

  • 中国保监会有权检查外资保险公司哪些状况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检查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及资金运用状况,有权要求外资保险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文件。外资保险公司应当接受中国保监会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书面报告,不得拒绝、阻碍、隐瞒。保险公

  • 保险公司哪些事项变更应报中国保监会批准

    (一)变更名称;(二)变更注册资本;(三)变更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营业场所;(四)撤销分支机构;(五)公司分立或者合并;(六)修改公司章程;(七)变更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或者变更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八)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
  • 保险法释义第一百零七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