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逃避债务的离婚行为不可作为免责事由。如果债务人通过离婚来逃避债务,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追讨债权:
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债务人通过离婚转移财产的行为。
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追加债务人配偶为被执行人。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无偿处分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1. 询问申请执行人
一般来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比较了解被执行人的婚姻状况及家庭财产情况,是人民法院判断被执行人是否是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的重要线索。然而,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存在利害关系,对其提供的信息,执行人员应当慎重对待,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2. 询问基层群众组织
居委会、村委会是群众基层性组织,他们最了解被执行人的婚姻状况和财产情况,且一般与被执行人无利害关系,提供的信息比较真实,是人民法院判断被执行人是否是借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的重要依靠力量。
3. 询问被执行人所在单位
通过询问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了解其离婚行为是否与逃避债务有关。
4. 询问被执行人的邻居
询问被执行人的邻居,获取关于其离婚行为及债务逃避的相关情况。
5. 询问被执行人的亲友等等
与被执行人有亲密关系的人,如亲友等,也可以提供关于其离婚行为是否涉及债务逃避的信息。
总之,认定被执行人是否借假离婚逃避债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夫妻离婚的真实性是处理借夫妻离婚逃避债务案件的关键。如果夫妻确实因感情破裂而离婚,财产分割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然而,假离婚和债务人放弃债权是债务案件中常见的逃避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离婚的,应该以夫妻双方共同的财产承担,债权人可以起诉双方共同承担债务。(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对应措施,完善反规避执行立法,增加债务人不讲诚信的违法成本,以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威慑,让债务人靠假离婚躲避债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假离婚逃避债务一般是属于民事纠纷,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利益。执行人员首先应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向被执行人宣传法律,指出法院认定其为假离婚的事实依据,以及借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对于通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