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购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保障,新《保险法》的修改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活动,增加保险的保障性,以满足人们对保险的需求。
根据修改前的《保险法》,如果投保人在购买重疾险之前故意隐瞒自己的病情,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付。然而,新《保险法》实施后,如果投保人在两年内没有发作的重大疾病在超过两年后再次发作,保险公司必须给予理赔。这一新增条款限制了保险公司的抗辩权利,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填补了现行保险法的空白。
新《保险法》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做出了更宽松的规定,告知范围仅限于保险公司的询问内容。换句话说,投保人只需要告知保险业务员询问过的事项,对于未被询问的事项可以不告知。即使投保人在投保时故意隐瞒了病史,如果保险合同已经成立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不能以“客户未履行告知义务”为由解除合同或拒绝赔付。这一规定既减轻了投保人的告知义务负担,也限制了保险人的抗辩权利。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附和合同的定义、特征以及在保险合同中的应用。附和合同是一方预先制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接受或不接受的合同形式。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只能被动服从保险方提出的条件,具有强附和性。保险法规定,在保险合同争议时,应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的相关内容,该司法解释自6月8日起开始实施。司法解释主要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投保人的告知义务等方面的内容,以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