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属于刑事案件立案后的阶段。因此,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此阶段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一般情况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提交附带民事诉状,详细描述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经过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书写诉状存在困难,也可以口头提起。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进行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确认无误后,原告人应当签名或盖章。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需要说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明确提出,不得口头提起。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害人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权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故被害人的近亲属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等,让他们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利。如果他们放弃这一权利,应当得到许可,并记录在案。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引起物质损失的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精神损失不包括在内。同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时,被害人可另行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判决前,当事人可以申请撤诉,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决定是否批准。原告需明确撤诉带来的法律后果,即撤诉后不能随时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最新赔偿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