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定案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刑事案件要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一条。
无论是公诉人、被害人一方提出的证人还是被告人、辩护人一方提出的证人所作的证言,在法庭上都要经过双方的审讯和对质,双方都可以就证言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情况提出问题,对证言中不真实或存在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和反驳意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证人证言的全面性和真实客观性。
证人证言要作为定案的根据,应当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印证,以确定其是否反映案件的实际情况。各方证人的证言和不同证人的证言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之处,法庭必须进行鉴别和比较,去伪存真,而不能仅听一方之辞。
证人证言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对证人证言反映的情况是否确实还要经过调查,运用调查、询问、技术鉴定等手段,综合分析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以及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等其他证据,排除其中的疑点,最终确定证人证言的真实可信性。
同案犯供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同案犯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范畴,需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探讨了刑事案件中“另案处理”的适用条件,包括多种情形下的规定和审查监督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侮辱罪的管辖法院确定方式。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地点。被告人的居住地也可管辖。对于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罪,被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证据不足,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