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寻性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最明显区别是什么

寻性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最明显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2-04-20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1173
依据《刑法》的规定,公司破产,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包括: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不同;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行为侵犯的对象不同等。关于寻性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最明显区别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寻性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明显区别

1. 犯罪动机和目的的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寻求精神刺激、逞强好胜、随心所欲毁坏财物等,其目的是为了发泄不满、炫耀实力、扬名等。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人的心态是以故意毁坏财物、追求他人财物价值贬损为目的。

2. 侵犯的客体不同

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对公共秩序的破坏超过经济损失,而故意损坏财物罪中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人的所有权。

3. 侵犯的对象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由于不合常理的动机或目的随便毁坏公私财物,其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模糊性。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行为人一般与被害人存在纠纷、矛盾,其为了泄愤、报复而实施犯罪,犯罪对象具有明确性和特定性,侵害的是特定人所有、保管或使用的财物。

4. 行为场域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侵害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行为场所具有公开性和非特定性。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人无论是亲自动手还是纠集其他人实施犯罪行为,为避免其行为被阻扰,往往都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和不易被发觉的时间段。

5. 入罪标准不同

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损毁公私财物”的情形,“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而“情节严重”并不仅以毁坏的财物价值大小作为判断标准。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因素就是看行为人故意毁坏的公私财物是否属于“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寻衅滋事罪的定义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1.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

2.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3.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 外卖员偷同行外卖,偷外卖会坐牢吗

    外卖员偷窃同行外卖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文章还解释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助于准确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的同一性和案件的系列性、情报的集中性与对策运用的针对性以及组织活动的协同性与侦查措施的综合性。并案侦查适用于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实施的犯罪,涉及组织涉案的地区和单位形成破案力量,通过综合使用各种侦查措施来扩展侦查线索来源并

  •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中国刑法中关于放火罪的规定和认定标准。刑法规定放火罪刑罚根据后果不同可分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认定标准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区别、既遂与未遂的判定、与焚烧个人财物的区别、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以及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寻衅滋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素解析
  • 威胁恐吓罪怎么起诉
  • 强制拆迁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