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规则首先要掌握意见证据规则。
意见证据规则是指证人证言内容应该是他个人感知的表述,而不是揣测、推断、评论或推断性的证词。
在阅卷时发现证人的证词具有揣测性和评论性,可以直接讲这个不能做定案根据。
意见证据规则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它应该是个人的感知,而不是揣测性、评论性或推断性的。但是,按照一般的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
证据能力规则主要是指证人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其生理上、精神上状态是否影响作证。
处于明显醉酒、麻醉品中毒或者在精神药物麻醉下,以致不能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证据能力规则还应注意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应与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相混淆。在审查证据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此外,证据能力应与证明力分开。如果不能正确表达,这就没有证据能力。没有证据能力,就不能作为证据。什么是证明力?是几个都可以作为证据,但需要比较证明力的大小。
获取证人证言的程序和方法应当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通过下列方式获取的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利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人证言;
询问证人没有个别进行而取得的证言;
没有经证人核对并签名(盖章)或按手印的书面证词;
询问聋哑人、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员、外国人,提供翻译没有提供的。
证人证言笔录没有填写询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以及询问起止时间、地点的,可以从证据客观性角度进行质证;
询问证人的场所不符合要求的,如茶馆、饭店、看守所等。在这种情况下有理由怀疑证据是通过残忍不人道、酷刑等手段暴力获取的。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质证;
询问证人没有告知其义务和责任的,可以从证人是否受到欺骗或者威胁的角度出发进行质证;
如果询问笔录反映出同一询问人员在同一时间段内询问了不同的证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证据的客观性是否有伪造证据的角度出发进行质证。
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他在庭前的证词相矛盾,如果证人能够当庭对自己的翻证作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证明的,应当采信庭审证言。不能做出合理解释,而其庭前证言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证言。
法律上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能否做出合理的解释。另一个是案卷中是没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如何采信就看这两条了。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手心律师进行法律咨询。
刑讯逼供的定义、构成要件及相关法规。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采用残酷方式折磨被讯问人,以获取供述的刑事司法审讯方法。其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为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侵害的对象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根据刑法规定,犯刑讯逼供罪的将受到相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刑罚标准。根据不同情节和数额大小,犯罪分子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对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文章还提到了福建省的具体数额标准作为参考。
被批捕后的法律程序。其中包括刑事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公诉与法院审理阶段。同时,也详细描述了律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权益,包括提供咨询和辩护服务、协助申请取保候审等。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律师的参与对保障嫌疑人的权益至关重要。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有: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向法院提供案件事实依据的材料,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原告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时,应当附上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