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一审法院错判,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1、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执行机关转请的有关材料,应进行认真审查,发现原判决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原案进行重审。
2、对于罪犯的申诉,也应及时审查,对于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1)有新的证据足以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2)据以定刑量罪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依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使用法律有错误的。经审查,如果认为判决没有错误的,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当具函通知移送材料的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4)如果认为罪犯的申诉没有根据的,可以驳回申诉。申诉期间,原判决不得停止执行。
不同时机下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的处理方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而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宣判之前,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有权不予准许撤诉。具体是否准许需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裁定。
第一审案件的审理公开性问题,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情况,以及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因素,法院会决定采用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审理公开性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再审适用于人数众多或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如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当事人需向原审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再审申请程序包括当事人提交材料、法院审查、裁定再审或驳回申请等步骤。法律明确了再审的时效、主体和适用范围,已生效的解除婚
一起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法律纠纷。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跟随母亲生活,并要求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承担医疗费和一半的教育费,以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原告父母已离婚,原告跟随母亲生活,由于母亲下岗失业,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和收入,无法满足原告的生活和学习开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