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并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的一种法律制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以下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 律师;
(二) 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1、产生根据不同。刑事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授权或法院的依法指定,而刑事代理人参与诉讼只能是根据法定代理人的授权。
2、诉讼地位不同。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辩护而不受被告人约束,但代理人不具备独立的诉讼地位,是被代理人的附属,依据被代理人的意愿进行活动。
3、诉讼任务不同。刑事辩护人承担辩护职能,即反驳控方的控诉,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或罪轻,以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而代理人的职责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4、适用范围不同。刑事辩护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刑事代理适用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和附带民事当事人,两者的诉讼利益关系正好相反。
5、权利内容不同。刑事辩护人享有法律规定的会见权、通信权、调查取证权等广泛权利,其中一些权利甚至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没有的;而刑事代理人享有的权利是由被代理人授予的,并且不能超过被代理人的权限范围。
6、权限范围不同。辩护人享有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不存在被告人授权问题,其授权仅仅是为了使辩护人参与诉讼;而代理人是否参与诉讼,以及在何种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都需要经过授权决定。
7、活动名义不同。辩护人在调查取证、提交辩护词等活动中使用的是自己的名义,而刑事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使用的是被代理人的名义。
我国刑法中的伪证罪,详细阐述了证人、鉴定人等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也介绍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相关罪行,强调只有在故意伪造证据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意失实不属于伪造证据的范畴。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平衡控辩审式刑事诉讼、保障当事人权利和提高诉讼效率等。刑事辩护律师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阶段都有具体工作,如提供法律帮助、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等。律师的参与有助于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提高诉讼效率,并维护委托人的合法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人家属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若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诉讼。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也可提起公诉并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辩护人的回避适用范围及程序。规定中明确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但不包括辩护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相关人员回避。同时,对于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其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辩护人在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