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并且不请求人民政府处理的,以及村部及组织因换届、辞职、辞退、开除等因素产生的土地纠纷,法庭不受理。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起诉状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提交的材料。需要提交正本1份,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即对方当事人有几个,就提交几份副本,再加上给法院的1份)。
需要提交身份证的复印件1份。如果没有身份证,可以提交临时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本复印件。如果有对方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也可以一并提交。如果确实没有对方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可以在起诉状中写明对方的姓名和住址。
需要提交证据的复印件各1份,具体数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原件一般在法院开庭审理时再提交。
如果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1份和律师事务所的公函1份。如果委托非律师作为代理人,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1份及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问题。这类纠纷属于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或人民法院受理。管辖方面,除法律明确规定外,当事人可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同时,当事人应在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期间内如有主张权利等行为会导致诉讼时效中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和纠纷解决方式。购买者若合法拥有房产证,在拆迁时可获得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双方为同一集体组织成员等。纠纷可通过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的法律解释。明确了业主身份的认定标准,包括已经登记取得或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的人。同时规定了专有部分的认定条件以及共有部分的范围,包括建筑区划内的土地等。此外,还涉及业主对共有部分的合理利用、车位的处分以及额外车位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