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人民法院应予应予受理。受理后,若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此外,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诉讼时效期满。债权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但是债权人自身的实体权利并未丧失,债权始终存在,债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但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因此,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债权人可以继续让债务人还钱,债务人愿意还钱,债权人的债权得到法律保护,债务人不能以不当得利为借口要求债权人退钱。
3、前提是借款合同里规定了保证人。在有保证人的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会随着债权的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期间的,如果保证人资源还款的话,债权人的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如债务人自愿还款一样,产生一样的法律效力。
债务撤诉后再起诉的相关问题。原告在债务撤诉后仍有权提起诉讼,但需注意诉讼时效,避免超过而导致胜诉权丧失。法律规定了撤诉后再起诉的受理条件,特别指出在离婚案件中若无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将不予受理。同时,法院对不同类型的起诉情形有相应处理方
原告委托代理人参与的一起诉讼案件。案件涉及被告从原告处借款的事实,以及借款与梁xx无关,双方属于合法借贷关系的争议。庭审调查表明,被告从原告处借款后未及时偿还,且借款用途与原被告之间法律关系无影响。原告一直向被告催讨债务,未超过诉讼时效。代理人认为被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