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庆节放假3天这三天是法定的节假日;一般员工经调休后为七天;其余的4天,是正常的周末调休日。
2、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注】:国庆节法定休假3天,国庆黄金周前3天加班工资有3倍。
2、劳动者应该先与公司协商调休或者支付加班费,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收集证据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公司拒不改正的再到劳动局仲裁委员申请仲裁公司支付加班费。劳动监察的职责如下: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2)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3)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
(4)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3、劳动者在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公司之前,应该先调查清楚公司实行的是什么工时制度,一定要明白并非所有的工时制度在节假日上班都是属于加班的。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为一年,期间会因为不同情况有所中断或中止。申请劳动仲裁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经过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后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包括答辩、公开进行、当事人到庭义务等。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先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不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法作为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其规定的仲裁时效一年与劳动法的仲裁时效六十日不一致,应当适用劳动仲裁法的新规定。但新规定只能适用于5月1日起发生的情况,不能溯及之前。因此,当事人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对于申请人缺席,若收到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对于被申请人缺席,可以进行缺席裁决。申请劳动仲裁不需提供证据,但提交材料要求严格,包括登记申诉表、申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