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保证保险,又称为契约保证保险,是一种保证保险形式。当被保证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代被保证人进行赔偿。该保险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承包合同。
合同保证保险专门承保经济合同中一方未履行经济责任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与一般保险合同不同的是,合同保证保险涉及到保证人、被保证人和权利人三方,而不仅仅是两方。此外,合同保证保险的保险费是一种服务费,而不是用于支付赔款的责任准备。
合同保证保险的历史并不长。传统上,银行通过出具信用证来担保涉外经济合同的履行。然而,由于银行信用证的条件较为苛刻且手续繁锁,导致对合同保证保险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了保证保险业务的发展。
合同保证保险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用于承保建筑工程合同中的经济责任。
用于承保工程完工后的质量问题。
用于承保供应商在供给合同中的履约责任。
在承保前,保证人通常会对被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和信用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包括被保证人的历史和在社会上的影响等。
用于了解被保证人的财务状况。
了解合同履行的进展情况。
评估反担保人的财务能力。
了解被保证人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包括财务审计和记账方法,以及附属企业的情况。
合同保证保险要求具备以下条件:
确保工程施工力量、设备材料等已落实。
要求提供投保工程的合同副本、往来银行名称和帐号等相关资料。
确保有适当的反担保措施。
确保工程项目已获得适当的保险保障。
合同保证保险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
一般仅限于承包人对工程所有人承担的经济责任。
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不超过合同规定的承包人应赔偿的数额。
保险金额限制在工程总造价的80%以内。
如果您对合同保证保险还有疑问,本网站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咨询。
一起机械厂与保险公司间的保险纠纷案。机械厂投保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保险公司要求增交保费未果。后机械厂仓库发生火灾,损失严重,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文章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告知义务、保险合同的公平原则以及保险人未作任何意思表示的默认等方面进行了
保证担保在法律上的适用问题,以及保证保险和保证担保的区别。保证担保是一种法定担保形式,应适用《担保法》的规定。而保证保险是转嫁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的风险给保险人的保险手段。两者在合同内容、主体、性质、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保证担保与保证保险在合同内容、主体、性质、保证范围、保证程度以及适用法律等方面的差异。保证合同是购房借款合同的附属合同,与主合同存在主从关系,而保证保险合同与主合同处于并存关系。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等,而保证保险责任仅限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
保证保险合同的相关定义、特征以及法律性质方面的争议。保证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保险合同,保险人需经国家审批,承保危险特殊,涉及投保人、保险人和被保证人三方的合同关系。关于其法律性质,存在不同观点,但本文认为“保证保险合同是保险合同”的观点更为合理,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