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债权人在保证期限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后,再撤回起诉或仲裁申请,并在保证期限届满前未再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情况下,保证人主张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 连带责任保证的处理:债权人在保证期限内对保证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后,再撤回起诉或仲裁申请,且起诉状副本或仲裁申请书副本已经送达保证人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认定债权人已在保证期限内行使了权利。
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三十一条
连带共同保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证人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没有份额的保证责任。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未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约定比例分担,如无约定则平均分担。
按份共同保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证人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约定份额的保证责任。保证人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
最高额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签订一个总的保证合同,为一定期限内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和某项商品交易行为提供保证。只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保证合同约定的债权额限度内进行交易,保证人则依法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履行期间届满后,如向债权人提供了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但债权人放弃或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保证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在提供的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第三人向债权人保证监督支付专款专用的,履行了监督支付专款专用的义务后,不再承担责任。未履行监督义务造成资金流失的,应对流失的资金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保证人对债务人的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的情况下,债务人的实际投资与注册资金不符,或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情况下,保证人在注册资金不足或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首先阐述了保证合同未成立的情况,包括主合同尚未成立和保证合同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其次,介绍了保证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况,包括国家机关所提供的保证等明确禁止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