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工程合同补充协议的效力是存在的。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补充协议只是对主合同的补充约定,不能替代主合同,因此仅签订补充协议是无效的。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通过协议进行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应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1、一般情况下,补充协议不能涉及主合同约定的主要标的物,也不能对主合同进行实质性修改。如果需要对主合同进行实质性修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例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正常变更或建筑面积等变化的情况,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或签证来进行。
2、特殊情况下,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等需要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合同,以及经过招投标的合同,其条款一般不能随意修改。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合同双方在主合同签订后往往需要订立一些与原合同不一致(主要是工程价款方面)的补充协议。根据招投标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这样的补充合同具有相应效力,也不能推翻原合同。
3、从理论上讲,经过备案的合同以及经过招投标的合同,如果涉及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变更签证,应该再次进行备案。至于这种备案是否强制性,以及如何进行备案,目前法律上没有新增的管理规定,可以参考当地备案部门的相关要求来决定。
交易中签订合同的金额限制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交易金额多少需要签订合同,合同形式可采取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双方可通过协商确定是否需要签订合同。
劳动者在未签合同的情况下辞职是否有赔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不满一个月的期间内与劳动者订立正式的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在书面提出离职请求后终止雇佣关系,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赔偿金、
上诉人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不服XX市XX区人民法院越民一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现提起上诉。依法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综上所述,上诉人认为,补充协议内容不属实质性的变更应合法有效,且双方在实际履行中也按此补充协议履行,上诉人未逾期支
非招标工程合同价款由发包人承包人依据工程预算在协议书内约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首先要注意合同的主体发包人与承包人的确定,再注意合同的内容,合同的违约条款和合同的补充条款等,需要双方进行协商,达到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