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权利时,地役权必须与之一并转让,除非合同另有约定。
地役权与其他物权不同,因为地役权的成立必须有需役地和供役地同时存在。地役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但它与需役地的使用权共命运,必须随需役地使用权一同转让,不得单独转让。
地役权的从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地役权人不得保留需役地的使用权,单独转让地役权;
第二,地役权人不得保留地役权,单独转让需役地的使用权;
第三,地役权人不得将需役地的使用权和地役权分别转让给不同的人。
总之,地役权只能随需役地使用权的转让而转让,违反地役权的从属性将被认为是无效行为。
地役权可以基于法律行为或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
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地役权包括合同行为和遗嘱行为。
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地役权包括时效和继承。
地役权可以因土地灭失、目的不能实现或供役地权利人解除地役权关系而消灭。
土地灭失是导致地役权消灭的原因,不仅因为供役地灭失而消灭,也因为需役地灭失而消灭。
当设定地役权的目的事实上不能实现时,即供役地不能再供需役地便利时,地役权消灭。
供役地权利人解除地役权关系也会导致地役权消灭。地役权人滥用地役权的情况包括不按土地用途使用土地、改变土地用途导致永久损害、超越合同约定范围使用供役地等。另外,如果地役权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届满后,在合理期限内经过两次催告仍未支付费用,供役地权利人也可以解除地役权关系。
如果地役权人抛弃地役权,供役地将恢复无负担状态,地役权消灭。但如果是有偿地役权,地役权人抛弃地役权后仍需支付全部期间的租金。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与转让的法律区别。转包是承包人将土地再承包给第三方,而转让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农户。转包存在两个合同关系,转让只有一个。转包不需发包方同意,转让则需。农村土地转让受限,只能进行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两者都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并
农村土地转包的含义及相关概念,包括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和出租等。转包涉及承包方将土地经营使用权转让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转让则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互换指承包方之间交换承包地块和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则是将土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转让条件、征地的费用支付、土地补偿费分配以及农户转让承包行为的有效性等。承包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而征收集体土地需支付多项费用以保障农民权益。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也有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包括转包协议的合法性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需经发包方同意,否则合同无效。但承包方有稳定非农职业或收入来源时,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得不同意。出租和转包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土地补偿权利仍归土地承包经营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