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 > 地役权如何设立登记

地役权如何设立登记

时间:2024-11-16 浏览: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043
地役权是一种约定的物权,如果双方当事人已经签订了地役权合同,合同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地役权就会生效。但是经过登记的地役权,能够对抗任意第三人。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地役权如何设立登记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地役权设立登记流程及要求

1. 提交登记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准备以下材料:

(1) 登记申请书;

(2) 申请人身份证明,自然人需提交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军官证等;单位申请人需提交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证书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3) 房屋所有权证;

(4) 经公证的地役权合同;

(5) 其他必要材料。

2. 办事程序

申请人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办理:

(1) 到登记大厅的测绘窗口进行测绘;

(2) 到登记大厅的抵押预告登记窗口提交验证件和所需材料,并办理登记受理手续;

(3) 到登记大厅的收费窗口缴纳费用;

(4) 持身份证和领证单到产权登记大厅的发证窗口领取地役权登记证明。

3. 收费标准

(1) 登记费:住宅80元/件,非住宅550元/件;

(2) 交易手续费:住宅3元/㎡,非住宅8元/㎡。

4. 工作时限

办理地役权设立登记的工作时限为10个工作日。

地役权的设立与登记

地役权是指通过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

一、地役权的设立形式

地役权的设立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二、地役权的登记效力

当事人要求登记地役权时,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的登记。未经登记,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三、地役权的期限

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四、土地所有权人与地役权的关系

如果土地所有权人享有地役权或者负担地役权,在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或宅基地使用权人仍然享有或负担已设立的地役权。

五、地役权的效力

1. 地役权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2. 如果土地上已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未经上述用益物权人同意,土地所有权人不能设立地役权。

3. 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被转让,地役权也一并转让,除非合同另有约定。

六、地役权的抵押

地役权不能单独抵押。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被抵押,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也一并转让。

七、地役权的变动

1. 当需役地或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受让人同时享有地役权。

2. 当供役地或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地役权对受让人具有约束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是存量房

    存量房的概念和买卖程序。存量房是指已被购买或自建并取得所有权证书的房屋,相对于增量房而言。买卖程序包括签订买卖合同、办理转移登记等步骤。存量房交易程序包括申请登记、审查产权、办理手续、转送材料和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等。

  • 产权证办理的法律程序

    办理产权证的法律程序。从确认开发商初始登记到交付产权证给贷款银行,文章详细阐述了办理产权证的各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向管理部门领取申请表、获取测绘图、填写表格、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和契税、提交申请材料、领取产权证并缴纳费用、办理抵押登记等。不同地方可能有

  • 已登记的地役权申请转移登记提交的材料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发生转移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包括不动产登记证明、地役权转移合同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如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的不同。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联系
  • 商标专用权与商号权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