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公章的必要性
1. 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并不依赖于是否有公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双方只要采用签字、盖章等法定形式中的一种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2.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劳动合同的特定性
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独特特征:
1.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即劳动者;另一方是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2. 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劳动者不仅享受劳动权利,还必须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不仅有劳动义务,还享有相应的劳动权利。
3. 劳动合同的客体是劳动行为,具有单一性。
4. 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立。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公司解散后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解散后竞业限制协议无效,且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劳动者可申请解除协议。文章还介绍了竞业限制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必要性及期限。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知悉商业秘密的人员,范围需明确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由此可见,在对旷工职工作除名处理时,应当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