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立案追诉标准有2个:
(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①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②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③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④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⑤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⑥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3、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1、行贿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不满500万元的;
2、行贿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并具有如下情形的:向3人以上行贿的;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3、对犯行贿罪,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司法实践中,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这就是说,如果同时具备被勒索给予财物和没有得到不正当利益两个条件,不能以行贿论处。如果行为人系由于被勒索而给予财物的,但是行为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的,仍应以行贿论处。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面临的刑事责任。依据司法解释,具体数额较大包括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或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的情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根据不同数额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各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执行标准并报最高法备案。对于挪
商业贿赂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报案,按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追究行贿刑事责任。作为商业贿赂行贿方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既包括现实的经济利益也包括获取交易机会。虽然行贿主体是经营者,其目的也是为了经济利益,但不是发生在商业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会构成行贿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