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诉
对于小区规划、房产证办理、房屋质量等问题,业主可以向当地政府的建设行政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质量监督部门投诉。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还可以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小区物业管理问题。
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业主可以向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 民事诉讼
业主可以对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提起民事上的违约或侵权之诉。违约包括购房的买卖合同和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侵权包括业主的财产权利、居住环境权利和消费权益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业主可以将纠纷诉至法院或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解决纠纷。
3. 仲裁
业主可以根据物业管理公司中的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后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有管理权的仲裁机构即物业管理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1. 协商解决
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解决管理纠纷。
2. 第三人调解
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主持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可以由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方式进行。
3. 更换物业公司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业主可以选择更换物业公司。
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在全国法院审理范围内逐年增加。我院2008年受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40起,2009年受理380起,2010年截止到4月份已受理279件,案件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问题逐年增多。
由于一个物业服务区域只有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往往涉及一栋楼的业主,甚至整个小区的业主,因此规模很大,矛盾激烈,群体一方人多势众,给法院施加压力。物业服务纠纷往往具有同一性质,特别是在物业费收交、公共设施维修以及供水、用电或采暖等公共性服务方面,容易引发群体性诉讼。在审理此类纠纷时,法官需要进行大量调查和调解工作,调解难度大,调解率低,很多案件需要经过二审程序。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主要案由为拖欠物业管理费,而业主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由多样化,包括物业服务企业违约、擅自增收管理费或占用绿地、共有区域,以及对业主的财产、人身等方面的侵权。
网上购物付款后东西消失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建议消费者先与卖家联系并申请退款,了解支付流程和保障功能。若卖家不配合,可考虑起诉。另外,文章也介绍了消费者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包括提起诉讼的法定条件和计算消费者的诉讼时效。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即“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的相关内容。该电话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立的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电话号码,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得到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文章详细介绍了拨打方法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提醒消费者在维权时根据
销售假冒品牌产品的法律处罚和消费者维权方法。销售假冒品牌产品违法,相关部门可对其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情节严重将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可通过保留证据、与商家协商、要求退货和赔款等方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