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诉
对于小区规划、房产证办理、房屋质量等问题,业主可以向当地政府的建设行政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质量监督部门投诉。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还可以向物业所在地的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小区物业管理问题。
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业主可以向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 民事诉讼
业主可以对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提起民事上的违约或侵权之诉。违约包括购房的买卖合同和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侵权包括业主的财产权利、居住环境权利和消费权益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业主可以将纠纷诉至法院或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解决纠纷。
3. 仲裁
业主可以根据物业管理公司中的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后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有管理权的仲裁机构即物业管理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1. 协商解决
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解决管理纠纷。
2. 第三人调解
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主持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可以由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方式进行。
3. 更换物业公司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业主可以选择更换物业公司。
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在全国法院审理范围内逐年增加。我院2008年受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40起,2009年受理380起,2010年截止到4月份已受理279件,案件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问题逐年增多。
由于一个物业服务区域只有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往往涉及一栋楼的业主,甚至整个小区的业主,因此规模很大,矛盾激烈,群体一方人多势众,给法院施加压力。物业服务纠纷往往具有同一性质,特别是在物业费收交、公共设施维修以及供水、用电或采暖等公共性服务方面,容易引发群体性诉讼。在审理此类纠纷时,法官需要进行大量调查和调解工作,调解难度大,调解率低,很多案件需要经过二审程序。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主要案由为拖欠物业管理费,而业主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案由多样化,包括物业服务企业违约、擅自增收管理费或占用绿地、共有区域,以及对业主的财产、人身等方面的侵权。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制定,包括制定依据、业主大会的宗旨、组成、活动范围、议事内容以及召集主体等方面。该规则旨在保障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规范设立和运作,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物业的安全使用。业主大会及其业主委员会应根据有关规定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相关部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
物业处理业主报修事项的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好相关事宜,及时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以保障业主权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多项工作,包括建立物业档案、负责装修管理、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生态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设
以下几个关于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纠纷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业主轿车在小区被盗,物业公司是否需要赔偿。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果未能履行导致业主损失,应依法承担责任。第二个案例是物业公司利用小区外墙赚外快,所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