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政处罚要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主体通过调查、取证,且听取了被指控人的申辩后,如审查确认违法事实确实存在,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即可依法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如果审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则依法作出不处罚行政决定书。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处罚逃税的人,也就是纳税人。
关于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通知书的复议范围和办理时限等内容。涉及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或认为国土资源部门侵犯其权益、不履行法定职责等情况,均可申请复议。办理时限包括审查、提交会议决定等环节,累计时限为六十日。
《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当场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决定书的内容及交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以及罚款决定与收缴罚款机构的分离等内容。同时,也介绍了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条件和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
行政处罚在信用记录中的时效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相关内容。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行政处罚在信用记录中的保留时间有所不同。同时,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内容、罚没款的收缴及救济途径等也做了详细说明。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当事人签字后,决定书即视为有效,不执行将面临强制执行。对于决定书存在的错误,如编号、字迹、日期等错误,需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相对人;处罚种类和幅度有问题需重新履行告知程序;适用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需撤销决定书并重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