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2)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3)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4)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6)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7)医疗事故等级
(8)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一条,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1、法托;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
3、患者本人;
4、死亡患者的近亲属,顺序为:①配偶②子女、父母③兄弟姐妹;
5、医疗机构
1、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3、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4、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6、规定的其他情形。
司法鉴定的定义、范围、法医鉴定的重要性以及司法鉴定的分类。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的关键工作,运用医学等多领域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鉴定。司法鉴定分为法医类、物证类和
医疗事故院内处理程序及时限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医务人员报告程序、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时限、科室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程序、医务科的调查和答复程序、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的组成条件以及处理涉及输液、输血等医疗事故的程序。对于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中的不当行为也进行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指南的内容,包括受理条件和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详细阐述了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主要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的两种情况: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摘要概括了文章的主旨,介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前者由医学会组织,后者由中介机构组织;范围不同,前者更侧重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后者涉及医疗行为、因果关系、责任程度等更广泛的内容;鉴定人员组成也不同。此外,两者在委托方、鉴定程序和法律依据方面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