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8日,原告祁某作为被保险人与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南城营销服务部(以下简称南城服务部)签订了一份机动车保险合同。该保险合同包括机动车损失保险(A)(保险金额20.5万元)、第三者责任保险(B)(责任限额50万元)以及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M),保险费共计14207.3元,保险期间自2007年3月31日0时起至2008年3月30日24时止。
2007年3月31日6时05分,祁某雇佣的司机任某驾驶保险车辆行驶至丰台区京石高速公路进京方向7.4公里处时,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过街天桥及标志牌受损。事故发生后,首发公司进行了维修,维修费共计238112元。交管部门认定任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后,任某向南城服务部报案,并填写了保险索赔申请书。南城服务部委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查勘,并出具了车辆损失情况确认书,确认保险车辆修理费总计23695元。
2008年初,首发公司向法院起诉祁某,并将南城服务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列为第三人,要求祁某赔偿损失238112元,并要求第三人在保险范围内承担先行给付责任。2008年4月15日,法院作出(2008)丰民初字第04824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祁某赔偿首发公司损失236112元,第三人赔偿首发公司损失2000元。该判决已生效。
一审法院认为,祁某与南城服务部签订的保险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应视为有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按约履行各自义务。
法院认为,保险事故发生后,南城服务部应依保险合同的约定赔偿祁某保险金,其未付行为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南城服务部辩称祁某是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才交纳保险费,因此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辩解不被采纳。保险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合同即告成立。保险费的支付是合同成立后的义务,而非合同成立的条件。此外,保险单的保险期间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因此南城服务部应对此保险事故承担保险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法院判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南城营销服务部赔偿祁某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金236112元,并赔偿祁某车辆损失险保险金23695元。
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问题,重点关注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与合同变更的关系。文章指出保险合同主体变更需经保险人同意并办理批改手续,同时保险合同遵循诚信原则,当事人需如实告知并相互诚实慎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合同才有效。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以及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人身保险对象为自然人,法人不可作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以投保金额为基础,结合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人身保险期限较长,计算保费需考虑利率走势。长期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质,涉及提存责任准备金和投资收益。代位求偿权仅在财产
财产保险合同中的告知义务、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赔付方式以及防灾防损义务。在合同订立时,双方需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有赔偿被保险人实际损失和施救费用的责任,最高赔偿额不超过保险金额。常见的赔付方式包括第一危险赔付等。保险人还应积极进行
《保险法》中财产保险合同解除的五种情况。包括投保人隐瞒事实、谎报保险事故、未履行对保险标的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以及投保人申报年龄不真实等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必须尽到应有的义务,否则可能因保险人解除合同而受损。同时,文章还涉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