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失信被执行人,所有财产都将被置于强制执行范畴。因此,工资卡里的工资,将会被法院要求银行协助执行,银行将会在为失信人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后,将剩余部分划扣到法院指定的账户内。
1、如果经查证,被执行人员名下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
进行执行程序后,法院会要求被执行人提交财产报告令,被执行人会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供核实,同时申请执行人也可以提交自己掌握的财产线索给法院去核实。
法院通常会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卡,对工资卡,企业的基本卡之类的冻结,同时对被执行人的房屋信息,车辆信息,股份信息等进行查询,如果经查询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就会采取终结执行的措施。
通常的执行案件立案后,需要在六个月内执行终结,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法院结不了案,只有终结本次执行,如果被执行人重新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可以重新申请恢复执行。
2、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法院能做的是用公权利去查询财产线索,但不会主动的调查财产转移情况
所以,如果被执行人有到期债权怠于行使,有转移财产等行为,需要申请人查实情况后,向法院汇报,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和撤销转移之诉。
从申请执行人的角度来说,自己也有义务去主动调查和关心被执行人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查实了,是维护权利的重要方式。但是不能全把希望放在法院身上,法院有许多案件要调查处理,不可能也不会对不能确定的财产线索主动进行侦查,除非申请执行人主动提供这些线索。
失信人员能否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这一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失信人员因涉及失信被执行等情况,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具体规定包括正在被执行刑罚、被通缉、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或剥夺政治权利、担任破产企业职务未逾限定时间、因违法被吊销执照未逾限定时间等情形。此外,
给人做担保的法律风险及责任承担。连带责任担保人在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需承担相同偿还责任,可能面临资产查封冻结和失信人员等风险。一般担保人需在债务人无法承担债务时承担担保责任。因此,担保人在为他人提供担保时需谨慎行事。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城市建设配套费的申请程序。申请人需前往物价局提交材料并经过实地调查、成本监审、初审、审核、价审委会审等步骤。经办人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并提交相关文件给县政府和财政局。逾期未改正或补正则视为未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