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机关在京外垂直管理机构以及中央机关、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在京外所属单位的人事争议,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也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情况授权所在地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2、法律依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十三条
人事争议仲裁与申诉控告属于不同性质的解决人事争议的方式。其差异是:
(1)性质不同。人事争议仲裁是相对独立于行政机关的仲裁机构居中处理人事争议,具有准司法性;而申诉控告则是一种行政内部行政行为;
(2)对象不同。申诉控告人只能是国家公务员个人,而人事争议仲裁的申请人可以是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3)适用法律规范不同。申诉控告主要适用人事部《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则适用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我州《人事争议办案规则》等规范性文件。
(4)适用原则不同。人事争议仲裁适用调解原则,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申诉控告不适用调解原则,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5)受理机构不同。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受理机构是有关的行政机关,而人事争议仲裁的受理机构是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判断其是否因严重失职行为给用人单位带来重大损失。文章介绍了两种严重失职行为,包括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和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并以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案例说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企业依据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功证明了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离岗未归的主观意愿、未履行手续或未经批准以及超过规定时限的认定。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审查其合法性,包括规章制度合法性、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合规性。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既要保护劳动者权益,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