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诉人在法庭上应当依法进行下列活动:
(1)宣读起诉书,代表国家指控犯罪,提请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依法审判;
(2)讯问被告人;
(3)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
(4)申请法庭出示物证,宣读书证、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播放作为证据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5)对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提出量刑建议及理由,针对被告人、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行答辩,全面阐述公诉意见;
(6)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7)对法庭审理案件有无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情况记明笔录;
(8)依法从事其他诉讼活动。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九十八条
代表国家提请法院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专职检察人员,是指不用当事人来直接提起诉讼,而是由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在人民检察院担任诉讼的人,就是公诉人。
公诉人主要是对一些检察院提诉讼的案件,在法庭出席并且表态支持公诉的,它代表了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并且公诉人需要提出相关的指控意见,通过举证或者辩论的方式,让合议庭支持对被告人的控诉,判决被告人应得到的处罚。
除此之外,公诉人还承担着监督的职责。公诉人需要监督该法庭审理案件时是否存在违法的行为。公诉人不仅关系到能不能让被告人认罪,还关系到其检察机关的名誉。这都取决于公诉人是否拥有基本的正、准、稳的素质。只有公诉人在其中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才能让稳固检察院在人民心中的威信。
中国刑事公诉权所面临的监督问题及其成因。在监督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过程中,公诉权被视为较为弱小。文章分析了公诉权在监督中的困境,包括侦查程序垄断、审判权独立性的压力、公诉监督缺乏有效的制约形式以及检察机关内部存在的问题等。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公诉权的独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议案和法律解释要求,领导和指导下级检察院工作,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审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监督法律文书执行,提起公益诉讼,监督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活动以及审查决定是否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