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回购房 > 回购房定金该如何讨回?

回购房定金该如何讨回?

时间:2023-11-1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57

年已77岁的吴老太购房纠纷案

背景

年已77岁的吴老太决定将动迁的货币化分房款用于购买市中心的二手房。然而,她支付了1万元定金后才发现,所购房屋竟然也面临动迁。为了追回定金,吴老太将卖家周某告上法院。近日,本市静安区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撤销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并要求周某归还吴老太1万元定金。

案情经过

去年12月,吴老太的住所在北京西路某号房屋动迁,她选择了货币化安置,并希望购买市中心的二手房,通过中介公司介绍,她与周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由吴老太支付了22万元购买周某名下的产权房。

双方还约定了房屋交付时间和付款方式。在签约当天,吴老太支付了1万元定金。

吴老太年事已高,担心刚刚购买的房屋再次面临动迁的情况,她特意询问了周某房屋是否会动迁,但周某表示从未听说过动迁的消息。然而,仅过几天后,吴老太的担心变为现实,尚未入住的二手房又被纳入动迁改造地块,即将面临动迁。吴老太认为,如果周某如实告知房屋将被动迁,她就不会购买,因此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周某应全额返还1万元定金。

然而,周某称,在吴老太询问房屋是否会动迁期间,他曾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发现自己的房屋列入了规划用地许可范围,但尚未有拆迁冻结记录,因此可以进行买卖。他表示双方合同可以解除,但不会返还定金。

法院判决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去年8月8日,有关部门在争议房屋所在小区门口张贴了公告,告知当地居民该地块将进行出让。同年12月,《静安时报》刊登了该地块出让合同签订的报道。而2003年1月,区土地局作出了停止办理该区域房屋和土地用途改变、分列房屋租赁户名、建立新的房屋租赁关系等手续的决定。

法院认为,虽然双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未将所购房屋列入动迁规划或一定期限内不动迁的合同条款中,但吴老太曾向周某咨询房屋是否会动迁,并得到了周某的确认。因此,可以说吴老太购房时有附加条件。吴老太购买市中心房屋的目的是为了晚年方便子女照顾,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居住地,并希望避免再次面临动迁。

作为土地局,张贴该地块列入旧区改造公告,是向社会公众传达房屋情况变动信息的一种方式,该公告就在周某所在小区门口张贴。作为小区居民,周某有义务了解相关内容。尽管该公告披露的内容并非房屋动迁,但周某此前曾向有关部门查询过,错误地认为房屋在短期内不会动迁,并向吴老太提供了错误信息。因此,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应视为可撤销合同,吴老太应获得1万元定金的全额退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价走势与市场展望

    最近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报告中的房地产市场总结,指出热点城市面临量价回调压力,而三、四线城市仍有发展潜力。购房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选房、签订认购书、交定金、购房资质审核、签订购房合同、付首付等步骤,购房者需注意避免合同纠纷等风险。

  • 房产合同中的定金是否可退还

    房产合同中定金的概念、作用、成立条件以及购房者和开发商的违约责任。定金作为担保方式之一,具有双重担保的特点,既是履约的保证,也是一种支付方式,还具备赔偿功能。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定金分为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两种情形,不同性质的定金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

  • 买房常见误区

    购房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追涨杀跌、忽视国家政策、攒够钱再购房等误区,提醒购房者要有清晰的认知并谨慎决策。同时强调购房不仅仅是经济计算,还需要考虑房子带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文章也指出购房投资需要了解政府规划和地段潜力,并强调购房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

  •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 合约书中的付款方式与位价
  • 限购令下买方要求返还定金的情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